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腿痛

腿痛

证名。指腿部肌肉、筋脉或关节间作痛。《张氏医通·腿痛》:“腿痛亦属六经。……痛有血虚血寒寒湿风湿湿热流注阴虚阳虚、肾虚风袭之殊。”因寒者,症见腿痛轻甚,或麻,或肿,恶寒喜暖,宜温散为主,方用白术附子汤舒筋三圣散等;因湿热者,症见腿痛或上或下,或红肿,或热,溲赤等。治宜清化为主,方用当归拈痛汤等;因湿痰流注经络者,常见腰胁有块,两腿互换作痛,痛无定处,泛恶头眩等。治宜燥湿化痰,方用二陈汤加羌活白术等。阴虚者用六味丸等;阳虚者用八味丸等。肾虚风袭者,用安肾汤。腿为足六经所循,可按病痛部位的不同选用各引经药。参见臂痛条。

猜你喜欢

  • 阳虚

    阳气不足,机能衰退的证候。《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肺主气,气虚多属肺气虚或中气不足,因而表气不固,故外寒;阳虚则阴盛,故命门火衰亦多见机能衰惫、浊阴

  • 救军粮

    出《滇南本草》。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 捋法

    推拿手法名。出《金匮要略·杂疗方》。在患者肢体的外侧面,由近端推向远端。《寿世保元·发痧》:“先将儿两手自臂捋下,血聚指头方刺。”

  • 参三七

    见《本草便读》。即三七,详该条。

  • 苍蝇花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补血草之别名,详该条。

  • 论痛

    《灵枢经》篇名。本文主要讨论耐痛问题,故名。篇内讨论了由于人的体质不同,耐痛程度亦异,凡体质强壮的人,多能耐痛,易于接受针灸的刺激,同时对毒药的耐受力亦强;相反,体质衰弱的人,多不耐痛,对毒药的耐受力

  • 乌韭

    出《神农本草经》。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 春温

    病名。见《温疫论补注·诸家温疫正误》。伏气温病的一种,系冬受寒邪,伏至春季所发的温热病(《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临床以初起即出现里热症状如发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赤、舌红等为特征。治宜清

  • 方海

    蒙医方书。占布拉用藏方撰于十九世纪。载方剂200个。方剂按临床用药作用分别载入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1977年由内蒙古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蒙译,改书名为《蒙医金匮》

  • 掣节

    证名。《灵枢·五邪》:“邪在肝……行善掣节。”掣,牵引;节,关节。行善掣节,是行动时多牵掣其关节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