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扎疗法之一。适用于2、3期内痔。方法:肛门部消毒、局麻后,将内痔拉出肛外,以丝线在痔根处结扎,然后置凡士林纱条于肛内。术后服麻仁丸。
病证名。小儿哮喘的一种证型。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又名咸哮、盐哮、醋哮。前人认为肺乃轻清之脏,恶咸酸热毒,故咸酸之物,食之太过,影响于肺,可成哮拔。其证气促时发时止,参小儿哮喘条。
见白喉条辨条。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即脾冷涎多。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脏怯。详该条。
头顶部的中央部位。
见《陕西中药志》。为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即蒺藜苗,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串疽。见该条。
《灵枢经》篇名。篇内有九针、十二原穴之论,故名。本篇首先论述上工守神、守机,粗工守形、守关,以及迎、随、徐、疾、补、泻、候气等针刺手法及适应病证。其次讨论九针的名称、形状和用途,以及五俞的循行趋向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