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医学家。字方叔,自号东皋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工岐黄,隐居授徒。留居宁国(今安徽宣城一带)时,将其早年得见朱纯宇、饶道尊等所藏医书之书名、作者、卷数等,依释氏经藏分类法分作二十函,每函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隋代医生。大业中(605~616年),曾任太医。
六阳律与六阴律的合称。参六律条。
由阴虚、血虚内生的风证。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伤阴者,由津液亏损,液少血枯,血不养筋,肝阴不足,阴不潜阳而肝风内窜所致;也有因于肾阴不足,肝肾亏损,肾水不能涵养肝木,而致肝风上扰。临床表现
参见十天干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前臂尺、桡骨骨折。详见臂骨伤条。
麻风专著。4卷。明·沈之问辑于1550年。内容有麻风病(风癞)的病因、三十六风、十四癞及其与经络的关系、治疗方剂249首等。书中较详细地叙述了麻风病的辨症和治疗。建国后有排印本。
见《动物学大辞典》。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