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脏毒

脏毒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三。①指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五:“然肠风脏毒,自属滞下门。脏毒,即是脏中积毒。”②指一种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医学入门》卷五:“自内伤得者曰脏毒,积久乃来,所以色黯,多在粪后,自小肠血分来也。”以粪后下血污浊色暗为主症,可伴见胃纳不振,身疲乏力,舌苔黄腻,脉濡数等。治宜清解热毒为主,选用槐花散脏连丸黄连解毒汤清胃散防风黄芩丸等方。郁滞重者,亦可先用调胃承气汤加减,次用清化之剂。③指肛门肿硬类似痔漏的病证。《血证论》卷四:“脏毒者,肛门肿硬,疼痛流血,与痔漏相似。”

猜你喜欢

  • 红珠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 泻脾汤

    《银海精微》卷上方。人参、黄芩、大黄、桔梗、茯苓、芒硝、茺蔚子各二两,玄参一两半,白芍药、细辛、白芷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至五钱,水煎服。治下睑生风粟,如杨梅之状者。

  • ①《说文》:俗称疮痕曰瘢。②病名。如汗斑、雀斑等称瘢。

  • 龙葱

    见《温热经纬》卷四:“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指听功能。

  • 阳明经脚气

    脚气病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指风寒暑湿流注足阳明胃经而成的脚气。症见寒热,呻欠,口鼻干,腹胀,髀膝膑中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皆痛。若风胜者,自汗;寒胜者,无汗、痛甚;暑胜者,热烦;湿胜

  • 痘风眼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痘疹余毒未尽,复受风邪,致眼中作痒,睑弦红赤溃烂,俗称痘风眼。治法:以祛风清热解毒为主,睑弦湿烂者,尚需除湿止痒,宜选服加减四物汤或除湿汤。外以内服药渣煎水薰洗,再点眼药精,

  • 忧恚(huí 会)无言

    《灵枢经》篇名。忧,忧愁;恚,忿怒;无言,指失音。本篇论述忧愁和忿怒引起失音,故名。内容论述发音的生理以及在情绪过于激动或遭受风寒侵袭会引起失音的病理,并介绍其针刺法。

  • 竹叶青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 孙志宏

    【介绍】:明代医家。字克容,别号台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父孙桂岩为当地名医,他年轻时曾考科举,年长继承父业,也以医术闻名。行医五十年,并参考古今书籍,撰成《简明医彀》一书,比较简明浅显易懂。

  • 梧桐皮

    见《履岩本草》。即梧桐白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