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应作裆内出。指髋关节前脱位。详胯骨出条。
见通俗伤寒论条。
治疗阴虚而肝阳上扰的方法。肝阴虚或肾阴虚均能发生肝阳上扰,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性急易怒、面部烘热、口燥咽干、虚烦不眠,舌质红,脉细弦数等症。滋肝肾之阴,用熟地、枸杞、山茱萸、女贞子、旱连草等;平
癥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扑,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
见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条。
即第四足趾。又称小指次指。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沉香丸,见该条。
见深师方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因胆所贮藏的胆汁清而不浊,故名。
【介绍】:明代医家。字六吉。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人。对于医学常有自己的见解,见闻较广,著有《医经原始》等书,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