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络脉,见该条。
【介绍】:见李世勣条。
病证名。指脾不统血所致的失血。《不居集》卷十三:“脾为后天之本,三阴之首也。脾气健则元气旺,而阴自足。故血症中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伴饮食无味,不知饥饱,胸腹胀满,痰多。宜归脾汤、柔脾汤等方。参
书名。8卷。原题太医院手著,实为清·刘汉基所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卷1~6药性考,共载药415种(不分类),介绍其性味主治,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卷7~8集录神效单方,列述黄疸、鼓胀、六郁、痹症等
见御药院条。
病名。见清·徐瑛《接骨全书》。证治参见胸骨伤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赤瓟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即鳢鱼,详该条。
大肠邪气实。《千金要方》:“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若肠中切痛如针刀所刺,无休息时。”
隧:经隧(络)。即经穴。《十四经发挥》:“其隧穴之周于身者,六百五十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