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翁仲仁条。
白滑苔见于舌之一侧的舌象。可见于半表半里之少阳证,或痰饮壅盛于肺。少阳证用和解法,痰饮内停用温肺散寒法(见《伤寒舌鉴》)。
见唐·侯宁极《药谱》。为川楝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荩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沙参麦冬汤,见该条。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内脏或某一组织器官有病,可于相应的体表输穴上产生压痛或感觉异常,按诊或针灸这些压痛点,可以诊断和治疗有关脏器的疾病,如肝、胆痛压肝俞、胆俞,牙痛压颊车等。此即《灵枢·经筋》所谓“以痛为输”的道理。
见《本草便读》。为桑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八痢。见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参见祝由、十三科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