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童蒙训

猜你喜欢

  • 大巨

    经穴名。代号ST2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腋门。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处。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并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通过,外侧为腹壁下动

  • 粘汗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即油汗。详绝汗条。

  • 割治疗法

    又称割脂疗法。是指在手掌等特定部位或某些穴位处,切开皮肤割除少量皮下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在民间早有流传,近三十年得到进一步整理和提高。临床操作时,在选定的部位常规消毒和局麻后,用手术刀切开0.5

  • 麻仁滋脾丸

    即麻子仁丸,见该条。

  • 刘云樵

    【介绍】:见刘文华条。

  • 钥匙藤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女萎之别名,详该条。

  • 水镜草

    出《土宿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 汤罐头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恐则气下

    气下,正气下陷。肾藏精,司二便,恐惧过度,则伤肾气,出现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等正气下陷的症证。《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

  • 枫杨皮

    见《湖南药物志》。即枫柳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