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积痢

积痢

病名。指痢疾之由食积内阻所致者。见《普济本事方·脏腑泄滑及诸痢》。又称饮食内伤痢。多由饮食积滞,日久不消所致。其症下痢赤白,或色黄如脓,或如鱼肠,或鹜溏鲊臭,脐腹撮痛,痛则痢下,痢下则痛减。治宜化积消导为主。《医宗必读·痢疾》:“积者,湿热食痰也。法当下之。新积者,下后又生者也,或调或补,不可轻攻。”方用灵砂丹胃苓散保和丸、通元二八丹、治脾汤等。参见痢疾、寒积痢等条。

猜你喜欢

  • 土法

    即民间的简易疗法。

  • 天盖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缺盆,见该条。

  • 妊娠头痛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胎前头痛。详该条。

  • 受盛之官

    指小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参受盛之腑条。

  • 细辛幌子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鲜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 久痢

    指痢疾久延不愈者。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多因痢症久延,脾胃亏损,中气下陷所致。症见大便常带粘冻血液,腹部隐痛,虚坐努责,甚至脱肛,肌肉消瘦,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等。《丹溪心法·痢》:“下痢久不止,

  • 脑渗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即鼻渊。详该条。

  • 浮脉

    脉象之一。脉位浮浅,轻取即得。《脉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素问·脉要精微论》:“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主病在表。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多见于感冒,某些急性热病初期。某些久病阳气虚损

  • 清风汤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方。白芍药一两,人参、当归各五钱,白术、栀子、牡丹皮、沙参、天花粉各三钱,川芎二钱,柴胡、连翘、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肝经风热血燥所致的顽疮,症见疮生内股,敛如豆许,翻出肉一块,宛

  • 协热自利

    病证名。又称火泻、火泄。《医宗必读·泄泻》:“火泄,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火也,黄芩芍药汤,张长沙谓之协热自利。”详热泻、火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