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风的七个穴位。《太平圣惠方》:“凡人……或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此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于七处一齐下火,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二耳前发际(后世作曲鬓穴)、三肩井穴、四风市穴
证名。指目睛上视。《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光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
喉中痰鸣,呼吸困难而产生拉锯样声音。卒中昏仆,每见此症。亦可见于一些喉头梗阻的疾病。
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即经闭,详该条。
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共8名。参见药园条。
出《本草拾遗》。为木蓝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胎前消渴。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推拿指南》。详赤风摇头条。
药物学著作。3卷。清·仲学辂撰。1910年刊行。本书是在《本草崇原》一书基础上增补校订而成。增补的内容主要选自《本草经读》、《本草经解》、《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以及《医学真传》、《侣山堂类辨》等书,均标
即胖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