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伤寒心镜条。
经外穴名。见犊鼻条。
指第七胸椎。《素问·刺热篇》:“七椎下间主肾热。”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即从上施治。①有上病上取或下病上取,或指吐法。《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②针刺上部穴位治疗上部疾病。如气积胸中,针人迎、天突、廉泉等穴位。《灵枢·卫气失常》:“其气积于胸
瘛疭的别称。简称搐。《医碥》卷四:“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伤寒明理论》卷三:“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疭,俗谓之搐者是也。”详瘛疭条。
病名,指顽固性阴疮。周慎斋《秘传女科》:“阴户生疮,诸药不效,名小肠风”。可用木通、藁本、枳壳、贯众、白芷、甘松、芥穗、薄荷,等分切细,水煎,临用加皮硝三钱,日洗三、五次。
出《幼科金针》。即小儿积证。见该条。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八“如圣胜金铤”条。即飞疡。详该条。
即子淋。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