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相使

相使

出《神农本草经》。两种以上药物同用。一种药为主,其余药为辅,以提高其药效。如款冬花杏仁

猜你喜欢

  • 暑痧

    痧证之一。指暑天感受秽浊所致的痧症。《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暑痧,头眩恶心,自汗如雨,脉洪拍拍,上吐下泻,腹痛或紧或慢。”治宜清暑化浊,用薄荷汤。参见痧条。

  • 双眼龙叶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叶之别名,详该条。

  • 王佐良

    【介绍】:清医生。字恕子。四川叙永人。生活于18~19世纪间,秀才。志以医药济人,治学推崇喻嘉言,但不泥于一家。认为“学医贵在集众方之长而为己长”。临诊精思细察,处方遣药当机立断。兼善诗文,惜年未40

  • 叶桂

    【生卒】:1667~1746年【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世医出身,其父在当地以医闻名。叶氏自幼继承家学,并通诗文词赋、经史子集,尤究心于医术,博览医书,并先后拜师十余人,临证

  • 移精变气论篇

    《素问》篇名。王冰注:“移为移易,变为改变,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本篇分别介绍了上古、中古、暮世三个时期的疾病和治法,说明疾病的发生与时代、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文中还论述了色诊、脉诊与四

  • 虎口三关

    ①小儿推拿穴位名。即指三关。详该条。②见《四诊抉微》。指小儿指纹显现于食指掌侧的三个部位。即第一指节为风关,寅位;第二指节气关,卯位;第三指节命关,辰位。参见小儿指纹条。

  • 物损真睛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①指黑睛的外伤,“谓被物触打在风轮”(《张氏医通》卷八)。②泛指眼珠的损伤。

  • 放松功

    近代气功练功方法之一。练功方法为:练前安心静意,闭目2~3分钟。然后随呼吸全身逐步放松。先默想从头部开始放松,特别注意两眉间(印堂穴),逐渐松至两肩、两手、胸廓、腹部、两腿、两足。再从后脑开始,逐步放

  • 足趾。《灵枢·热病》:“热病……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 阳盛则外热

    人体感受外邪之后,卫外的阳气盛于表层,与邪相争,引起发热症状。《素问·调经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