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目衄

目衄

病证名。指眼内出血证。又名目血。目衄含义有二:①指血自泪窍出。《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目出血,曰目衄。”唐容川血证论》卷二:“泪窍出血,乃阳明燥热所攻发,犀角地黄汤加归尾、赤芍银花白芷粉葛牛膝石膏、草梢治之。如风热重,大便秘者,通脾泻胃汤治之。”②指目中流血泪。多属风热毒邪为害,治宜祛风清热,解毒凉血,可用驱风散热饮子加减。

猜你喜欢

  • 手朝三元

    自我推拿的一种方法。见陶弘景《真诰》。又名上朝三元。三元指头顶部。用手指从前额部向上抚摩头部如梳头状。有活血祛风等作用。《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上》:“以手乘额上,谓之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以

  • 大包

    经穴名。代号SP21。出《灵枢·经脉》。属足太阴脾经。脾之大络。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处。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及胸长神经末支;并有胸背动、静脉及第七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胸胁满痛,气喘,全身疼痛

  • 狗眵眼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为风火眼之俗称,详该条。

  • 翻花下疳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 血崩昏暗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多因血崩失血过多,心肝失养所致。症见两目昏暗,卒倒不省人事。治宜补血止血。方用固本止崩汤。若崩血不止,汗出肢冷,脉微欲绝者,为气随血脱危重症候,治宜回阳救逆,急与参附汤以救逆

  • 吕田

    【介绍】:清代医家。字心斋。新安人。摘录杨璇、陈良佐的《伤寒条辨》一书,编成《伤寒条辨摘要》。

  • 广明

    出《素问·阴阳离合论》。指属阳的部位,以身之前后而言,则前为广明;以身之上下而言,则上半身为广明。

  • 黄花杜鹃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小叶枇杷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多涎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九卷。多为脾热上蒸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常,运化无力所致。脾热上蒸的涎多粘稠而臭;脾胃虚寒的涎多清稀,并有纳少便溏等。前者宜清脾泻热,用泻黄散;后者宜温中健脾,用理中汤加减。

  • 木郁化火

    五行归类中,肝属木,木郁即肝郁,由于肝郁引起肝阴亏损,或素有内热而出现肝火症状,故称。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面赤、目痛、呕血、咳血,性情暴躁,甚则发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