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纲目》。指婴孩恶寒与发热同时或先后出现,及寒热往来而言。一般外感初期均有恶寒现象,继即发热。有发热与恶寒并见,有热重寒轻,有热轻寒重,均为表证。外感不论伤寒、温病,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有表
出《新修本草》。即秫米,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光慈菇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橙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凌德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经验名方》一书。
即天庭。《灵枢·五阅五使》:“五官已辨,阙庭必张。”详天庭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颅息。见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指妇女于月经期间呕吐蛔虫。王伯龙《养儿宝》:“经来寒热,四肢厥冷,大汗不止,呕吐蛔虫。宜用乌梅丸、当归四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