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饮恶寒

痰饮恶寒

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痰饮恶寒,由痰滞上焦营卫阻滞,抑遏清道,不能固密腠理而恶寒。肥人多有此证。脉滑或沉,周身沉重,胸满食减肌肉如故。”又:“浊痰滞膈,先用姜茶探吐,后用通圣散加减。”《张氏医通·寒热门》:“背恶寒痰饮。仲景云,心下留饮,其人背恶寒,冷如冰。指迷茯苓丸。”治以通阳化痰为主,亦可用苓桂术甘汤二陈汤等方。参见恶寒、内伤恶寒条。

猜你喜欢

  • 会厌

    解剖部位名称。出《灵枢》。位于舌部及舌骨之后,形如一树叶,柄在下,能张能收,呼吸语言时会厌开启,饮食吞咽或呕吐时,则会厌关闭,以防异物入气道。《儒门事亲》卷三:“会厌与喉上下以司开阖,食下则吸而掩,气

  • 白藓皮汤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白藓皮、款冬花、车前子、柴胡、炒枳壳、黄芩各一两,百合二两,菊花、蔓荆子各一两半,炙甘草五钱。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食后及临卧服。治目睛翳膜,及瞳人上有物,如蝇翅状,令

  • 板齿

    又名门齿、门牙。即今之切牙。儿生八月板齿始生。详门牙条。

  • 交叉选穴法

    指根据经脉相互交贯的理论取用健侧的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左泻右依师正,右泻左莫令斜。”其它如左牙痛取右合谷;左侧瘫痪取右侧穴位等。本

  • 硝菔通结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朴硝120克,鲜莱菔(切片)2500克。水煎顿服。治大便燥结久不通,身体兼羸弱者;近代也用于蛔虫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早期肠扭转及肠套迭,手术后肠麻痹等一般情况较

  • 陈肝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陈乾疽。由体虚风热壅结所致。生于两臂,其状如疖,肿痛难忍,甚或剧痒。治宜扶正祛邪。内服加味黄芪汤。

  • 先血后便

    亦称近血。出《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指大便下血,血在粪前。《景岳全书·血证》:“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参便血、肠风、脏毒条。本证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肿

  • 三叉明棵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猪毛菜之别名,详该条。

  • 周扬俊

    【生卒】:十七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禹载。江苏苏州人,少攻举子业,屡试不第,年近四十,弃举子业而学医,钻研仲景之学十余年,辛亥年间(1671年)至京师,为王公等所重视。辑有《温热暑疫全书》(1

  • 追风毒剉散

    《仁斋直指方论》卷四方。羌活一两,槟榔、防风、炒桑白皮各五钱,炒郁李仁、大黄各一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加黑豆一百粒,水煎服。功能疏泄风毒。治脚气热盛者。若热甚大便秘,重用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