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证
见《婴童百问》。即疳。详该条。
见《婴童百问》。即疳。详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大黄(酒浸)二两,芒硝、石菖蒲、连翘、远志、黄芩各一两,栀子八钱,薄荷七钱,甘草六钱。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至四十丸,薄荷煎汤化服。治类中风,舌强不语,神识
【介绍】:参见钱瑛条。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阴心经,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苦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熛疽,见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十四。即续命汤第一方及第二方,见续命汤条。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指小儿因脾经有风而致多涎的症状。由于风邪上逆,导致脾胃气机不和,以致涎液上壅,乳汁不下,甚则昏昏多睡。治宜调和脾胃,疏风豁痰。用防风散(防风、羚羊角、人参、枳壳、甘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藤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旦中,又号鼓峰。浙江鄞县人。为当地名医,撰有《医家心法》、《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均1725年)等书。曾与吕留良结交,共论医术,对吕有一定影响。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狗肝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