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疮疡补法

猜你喜欢

  • 吕明经

    【介绍】:见吕应钟条。

  • 驴耳朵菜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

  • 臭橘

    出《本草图经》。为枸橘之别名,详该条。

  • 粘榔根

    见《文山中草药》。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 针内障后法

    指眼科金针开内障术后的护理方法。见《审视瑶函》。金针拨治内障术后,宜封眼仰卧三日。痛甚则用熨法,呕吐者以乌梅止之。七日内只进温粥,不能用力咀嚼,大小便时起身轻缓并予以扶持,勿令高声言谈等。

  • 拉汗果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即罗汉果,详该条。

  • 经络之研究

    经络著作。日本·长滨善夫、丸山昌郎编于1950年,承淡安译于1955年。作者根据其在临床上发现的一位眼科病人,在针刺各经络的原穴时,所表现的感传现象基本上与十二经脉的走行一致,而得出了经络确实存在的结

  • 针灸学

    书名。①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教研组编。分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治疗、参考六篇。是参考各种针灸文献及临床教学编写的讲义,对于古代针灸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②上

  • 曲周

    相当于颊车穴。又称曲隅。《灵枢·杂病》:“顑(顋)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马元台注:“此穴在耳下曲额端,动脉环绕一周,故曰曲周也。”

  • ①额部。《类经》卷六:“额上曰颜。”“颜为额角,即天庭也。”②泛指脸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