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76~1942【介绍】:名镇,字伯华。江苏无锡人。17岁开始学医于同邑邓羹和,又受业于张聿青。业成后悬壶上海,辛亥革命后回无锡执业,并任无锡《医钟》月刊编辑。曾积极参加全国中医界反对余云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眼目昏旋耳有鸣响的症候。《素问·五常政大论》:“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多由肝热,肝肾阴血不足,风阳上扰所致。参眩晕条。
大便的别称。详该条。
【介绍】:见昙鸾条。
出南北朝《公羊传》。又名孪生、孖生、双产、骈产、釐孳、健子。指一胎生二婴。
古代正骨手术之一。见《伤科补要》卷一。用于粉碎性骨折,骨断端因缺损不能相接。用杨木代骨植于两断端之间,作为桥梁,使之接续生骨愈合的治疗方法。1958年开展中西结合群众运动时,曾用动物试验方法,验证杨木
病名。指因天寒,影响产妇,儿不能速生。杨子建《十产论》:“冻产者,言天气寒冷,产妇血气迟滞,儿不能速生,故衣裳宜厚,产室宜暖,背心宜温和,庶儿易生。”
病名。指喉痹之色淡红者。多由伤寒时邪未尽之故。症见咽喉肿起,疼剧,色淡红,饮食吞咽有碍;身发寒热;呕吐、目赤,脉数者,恐有斑毒在内,可急针少商、商阳、关冲、少冲左右八穴,或患处挑破。内服宜用解毒消肿。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人中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