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部位。出《灵枢·经脉》。①又名山根、下极、王宫。指两目内眦间的鼻梁部分,为足阳明经的起点。②指整个鼻梁。《证治准绳·杂病》:“颊亦作齃……俗呼鼻梁。”
见《安徽中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称蛇缠虎带,即缠腰火丹,见该条。
全舌紫色,舌中有黄燥苔。多因脾胃脏腑素热,或嗜酒积热,或燥火内盛,或误服温补药所致,均属里实热证,宜攻下泄热。若有表证,宜解表通里(见《伤寒舌鉴》)。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红马蹄草之别名,详该条。
表里错杂的证候。因平素卫气不足,感邪后邪热内结;或素有胃肠蕴热宿食,复感风邪;或表证治疗失当,里实误用发汗等所致。既有恶风、汗出等表虚证,又有腹痛便秘、舌苔厚黄等里实证。
见伤寒六书条。
【介绍】:见张筱衫条。
见《药品化义》。即薏苡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