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背部。《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病证名,指小儿头发色黄不泽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足少阴为肾之经,其血气华于发,若血气不足,则不能润悦于发,故发黄也。”治宜滋肾养血,用二至丸合四物汤加制何首乌、菟丝子煎服。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从阴分引出阳分的邪气,或从阴分引出阳分的正气,即病在阳而治其阴,与“阳病治阴”义近。针灸应用该理论作为选穴法之一,指病在阳经而选阴经的穴位治疗。参见从阳引阴、大接经法条。
经外奇穴别名。《中国针灸学》:“椎顶又名太祖。”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作崇骨别名。
旃,音毡,zhān。见《药物学大成》。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五音之一。肾音羽,其音柔细尖利,沉而深。
即生脉散制成的注射液,见生脉散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筋疽。见该条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二。沙通痧。详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