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剂之一。用寒凉药物组成,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参见寒能制热条。
书名。2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905年。周氏于本书自序中指出:“伤寒见证,不止仲景原文,仲景之外,尚有伤寒证治。”据此作者将《伤寒论》中“伤寒例”所申明的“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热”的理论,通过对伤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2卷(一说3卷)。刘宋·胡洽撰。原书已佚,后世医籍如《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均有引录。简称《胡洽方》。
理筋手法之一。即提弹法。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乌药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猪笼草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术语。出《素问遗篇·刺法论》。上,指司天之气;正,正位。即司天之正位。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由于气滞血瘀而致经闭,腹胀作痛者。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
出《履岩本草》。即酢浆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