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茶剂。见该条。
医论著作。1卷。清·徐大椿撰于1767年。本书着重剖析医界流弊,以期医家谨慎治疾。内容有误用补剂、内科杂病误治的论述,不同患者如老人、妇女、小儿治疗上的区别,外科病证治法等。倡导因病施治,简明切要。此
又称补气解表。是对平素气虚而患外感表证的治法。症见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处方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参苏饮。
见伤寒论注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芜菁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睑缘生疮,累及角膜。《世医得效方》:“眼胞患斑疮,热气冲透睛中,疼痛泪出,翳如银片,肿涩难开,宜服柴胡散。”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油桐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角蒿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