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分风病为三十六型,故名三十六风,包括疠风在内。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水突,见该条。
【介绍】:参见李调条。
病证名。指呕吐因肺胃有热,复伤燥邪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燥火呕吐之症,喘逆呕吐,吐则气急,呕少难出,口唇干燥,烦渴引饮。”脉多浮数或数大。宜选用清燥汤、葛根石膏汤、门冬知母汤等方。
【介绍】:清末医家。字既均,号杏庵。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纲(梅涧)之次子,初攻举子业,能诗文,后专攻医学,与其兄郑瀚(一作承瀚)朝夕共同钻研医学,亦精喉科。撰《熟地黄论》、《咽喉伤燥
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即曲池,见该条。
出《质问本草》。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古今医鉴》卷三方。鸡子(用清)一个,白蜜一大匙,芒硝三钱。以凉水调和饮服。治伤寒时气,热极狂乱;并治发热不退。
出《随息居饮食谱》。即枣槟榔,详该条。
见《山西中草药》。为鹿衔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