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杂证要法

猜你喜欢

  • 照白杜鹃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 肝咳

    病证名。①指咳则两胁痛,甚则不可以转动者。《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治用小柴胡汤、泻青各半汤、枳壳煮散加减。参肝经咳嗽条。②十咳之一。《诸病源候论·咳嗽诸

  • 骆驼蒿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即骆驼蓬,详该条。

  • 舌厌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哑门,见该条。

  • 虚烂喉风

    病名。多由肝肾阴亏,虚火上灼,咽喉失养所致。《喉科秘旨》卷上:“此症因本源不足,虚火上炎,生于喉关之内,上下红色、白斑痛烂,不肿,六脉细数是也。”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左归饮或清咽散加元参、黄芩

  • 是斋百一选方

    书名。20卷。宋·王璆撰。原刊于1196年。日本·宽政11年时,日人千田恭(子敬)以其所藏钞本与荻子元所藏元刻本互校,并补入《医方类聚》中王璆选方编成。全书共31门,重点介绍各科病证的治疗,共选100

  • 六达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 内针

    ①器械名。《喉风论》:“内针长六寸,其锋遍以竹杆套之,外露锋二分,其利如刃。凡口内红肿至牙床者以此破之。有格则不深入,故套竹杆于外也,其针如刃利欲其速破也。”②出《灵枢·官针》。内,音nà纳。内针,即

  • 疫喉谵语

    证名。多由毒火内陷心包,疫邪不能外达,甚则神昏谵语,痧隐,喉烂。治宜达邪,解毒,清心开窍。

  • 元气

    即原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