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蟾酥一钱,半夏、羊踯躅各六分,川乌、胡椒、川椒各一钱八分,荜拨三钱。为末,每服半分,陈酒调服。用于痈疽疮疡施刀前的麻醉。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本症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所致。常伴有腹满不进饮食、嗜睡、烦躁、口热等。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用葛根黄连黄芩汤加减。
简称通泄。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寒下、增液泻下等法皆是。
见《疡医准绳》卷三。即流注疬。详该条。
解剖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泛指今之脉络膜、视网膜。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白术二钱,人参、茯苓、黄连、干姜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治胃热脾虚,口糜气臭,腹泻。
扩展、流溢或蔓延。《素问·气交变大论》:“身热骨痛,而为浸淫。”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见《本草纲目》。为雄黄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寿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