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本经逢原

本经逢原

药物学著作。4卷。清·张璐撰。刊于1695年。分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藏器、虫、龙蛇、鱼、介、禽、兽、人32部,收集药物约700余种。每种先记其性味、产地、炮制,次记以《本经》原文(不属于《本经》药物者除外),又次为发明,杂引各家之说及附方。本书虽以《本经》命名,实际上并非全录《本经》药物,更多收载的是后世常用药。其分类取材以《本草纲目》为主,论述中则颇多个人见解与经验心得。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庄氏慈幼二种

    见遂生福幼合编条。

  • 流泪证

    病证名。指非因情志因素而时时流泪的证候。可分冷泪和热泪。冷泪包括风冷刺激所致之迎风流泪和泪液排泄受阻所致之无时泪溢。热泪常见于热证眼病及异物入目等。详见冷泪、热泪条。

  • 经验奇方

    书名。2卷。清·周子芗辑。成书于1898年。本书收录单方,验方约120余首,包括多种病证的治疗,内容未予分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筋转

    病症名。因暴力致使伤筋发生扭转之症。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即伤筋。详该条。

  • 黄栌木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黄栌,详该条。

  • 辛寒生津

    清法之一。用辛凉药清胃热,生津液的治法。例如胃阴先虚,胃火炽盛,症见口舌生疮,口中有秽气,口干口渴,干呕,舌苔黄燥,脉大而虚等,用加减玉女煎。

  • 人体部位名。指足跟部。《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结于踵。”

  • 尿床

    病名。《诸病源候论·尿床候》:“夫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类证治裁》卷七:“睡中自遗,多属下元虚冷,宜螵蛸丸,然遗失

  • 定痛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胸中饱闷,脐腹疼痛,一时不能得药,用食盐一碗,锅内炒极热,布包之。向胸腹从上熨下。盖盐走血分,最能软坚,所以止痛。冷则又炒又熨,痛定乃止。男妇气痛,皆同此法。

  • 田螺旋顶

    病名。出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春水扬波一症,黑睛斜斜高耸而起,若治不及时,“……则渐高失,至极并水不见,神膏如死,俗谓之田螺旋顶。”参见春风扬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