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骨空论》。①泛指妇科病症。②指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性液体,连绵不断,其状如带,名为带下。有白带、青带、黄带、赤带、黑带、赤白带下、五色带下等。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见伤寒论注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明代医药机构。设于1370年(洪武三年)。由大使和副使各一人主管,其下于外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主管分发医药给军民及囚人的事宜。
古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类经·脉色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出《职方典》。为凉粉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即痘风疮。详见小儿痘风疮该条。
病证名。即目常日夕昏。详该条。
即催生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