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六种新编条。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所谓“无阴则阳无以生”。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质为基础。《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小儿感冒风湿之气,失于解表,流注两足疼痛,至两膝浮肿,不能屈伸,传成瘫痪。宜防己汤。
药物学著作。4卷。清·王逊撰。刊于1694年。本书选取《本草纲目》中597种药物,另新增9种共606种,叙述简要,并附评注。
【介绍】:清代官吏兼医家。善化(今湖南长沙)人。注重验方治病,广求博搜,于道光年间编成《验方新编》,刊行于世。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有齿日长,渐至难食,名髓益病名,宜白术煎汤漱服。”或内服清胃散加减。本病可见于急性根尖周炎。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指小儿壮热惊厥而啼,为热邪炽盛上窜于心,灼伤阴液而成。临床常兼有面黄颊赤,神志恍惚不宁。治宜清热安神。用钩藤散。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蛇节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见《新本草纲目》。为乌梢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