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须知
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
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
阳气虚衰的病机之一。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临床多见形寒肢冷及水肿、痰饮等症。非因外感寒邪,而是体内阳虚所致。《素问·厥论》:“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参见内寒条。
见《泉州本草》。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简称注痛。注亦作疰,又名恶疰心痛。指感触秽浊之气所致的心痛。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医学入门》卷五:“疰痛,卒感恶忤尸疰。素虚者,肾经阴气上攻,神昏卒倒,苏合香丸。痛引背伛偻者,沉香降气汤
①《仙拈集》卷三方。当归、川芎、白芍药、人参、赤石脂、白术、茯苓、桂心、藁本、白薇、白芷、牡丹皮、延胡索、没药、甘草各一两。赤石脂、没药另研,余药酒浸,烘干为末,取十五两;再取香附水浸炒为末十五两,共
见《岭南草药志》。为鹰不泊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角蒿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即暴聋。出《肘后方》卷六。详该条。
见《吉林中药手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李核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