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多由肺胃热壅,火毒上冲咽喉所致。本病发病急剧,喉核肿痛迅速,疼痛可连及耳窍,其表面有黄白色之脓点,疼痛难咽,寒热大作,口臭便秘。治宜疏风解毒,泻火消肿。用清咽利膈汤加减。参见乳蛾条。本病类今之急
又名阙中、印堂。《灵枢·五色》阙者,眉间也。”古人认为这个部位可作为望肺部疾病的参考。
见《妇科易知》。即经来如黄泥水。详该条。
即控涎丹,见该条。
本草著作。明姚可成(号蒿莱野人)撰。约成书于1642年。姚氏将明王磐(鸿渐)《野莱谱》更名《救荒野谱》;另收集草类四十五种、木类十五种,编成此书,名曰“补遗”。现存《借月山房汇钞》本等。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血攻痔即血出。”指痔核出血明显者。参见内痔条。
即脏气。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黑老虎之别名,详该条。
见《婴童百问》。即疳。详该条。
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同胫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