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代道士兼医生。曾对古代及当时诸家的医方加以选择,编成《医方大成》一书,已佚。
《世医得效方》卷九方。吴茱萸,木瓜(去瓤)、大黄各等分。为末,米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粳米、枳壳煎汤送下。不应,酌加丸数再服,以通利为度。治脚气入腹冲心。
【介绍】:清代医家。字明远。湖南潭阳(今属黔阳地区)人。长于儿科。撰《幼科汇诀直解》9卷,对于幼儿临症诊治,各种病证,包括外伤、疯狗咬伤、误吞异物等,皆有论述。所列治法中,列有初生病推拿法。
出《雷公炮炙论》。即石榴皮,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阿利藤之别名,详该条。
稸,同蓄。积聚。《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动濡积并稸。”
病名。①见《外治寿世方》卷四。即蛇身。详该条。②怪胎之一。
见《东垣试效方》卷七。即润肠汤第二方,见该条。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邪入心经所致。初起皮肤上出现如火灼之疮,大小不一,色赤,日久眉睫脱落,甚则肢节断裂。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