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扁担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九节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痰证之一。指因火痰而致躁烦不宁的病证。《重订通俗伤寒论·夹痰伤寒》:“咳嗽不爽,胸中气闷,夜不得眠,烦躁不宁者,此火痰郁遏胸膈也。名曰痰躁。”治宜豁痰降火。方用陷胸、泻心汤等。参见痰证条。
病证名。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凡痘初出之时,遍身作痒,抓捏不宁,此系邪火停于肌肤皮肉之间,不能即出,故作痒也。”须按病情分别施治,如痘方出作痒,此邪气欲出,因腠理严密,热毒往来游溢其间,外不得泄,
病名。出《银海精微》。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指人体关节部位皱纹。《针灸甲乙经》:委中“在腘中央约文中动脉。”
又名玉衔。婴儿娩出后清洁口腔的一种方法。《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初生,先以棉裹指,拭儿口中舌上青泥恶血,此谓之玉衡。”
见《药材学》。为枣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程国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