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保健机构。据载系专供宫廷人员疾病的疗养而设置的。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栝蒌一个(制熟去仁,以童便一升相合,研绞取汁),酥一两,生甘草末一分,蜜三两。加水慢火煎如稀饧,每服五分,清粥饮调下,日四、五次。治小儿咳嗽不止,心神烦闷。
五种咳嗽的总称。①《外台秘要》卷九:“《深师》疗五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燥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方用四满丸等。②《外台秘要》卷九:“《古今录验》四满丸疗五嗽。一为气嗽,二为痹嗽,三为燥嗽,
拇指的简称。
即羊水。戴武承《女科指南集》:“养胎之水谓之胎浆。”
经外奇穴名。《外科大成》:“便毒灸法:随患之左右,量手中指为则子,次自手掌尽处横纹量起,自臂当中以则子尽处是穴,麦子大艾炷灸三壮,肿消痛止。”所指灸处,即位于前臂屈侧,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
见《贵州草药》。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肝郁。详该条。
病名。出《医门补要》卷上。多因寒湿夹痰,阻滞经络而致。证见患处肿硬,大小不等。此愈彼起,随处可生。气虚者一日可发十数块,亦可破溃化脓。若小儿颈项生注痰若串,至喉者多危。治法:形体壮实者宜以芫花末三钱,
见鬼臾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