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恶(wù 误)热

恶(wù 误)热

证名。即怕热。①外感热病反映于外的一种证候。如:伤寒阳明病外证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见《伤寒论·阳明病篇》)。其他如“阳明温病”亦“但恶热,不恶寒”(见《温病条辨》)。②见于内伤疾患。①阴虚证。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也,实非有热,当作阴虚治之。”(《格致余论》)。②实热证。胃中有实火者,亦有恶热之证。如:多饮酒、多吃厚味之人,饮食喜冷,厚衣则烦,此由热邪内积于胃所致(据《杂病广要》引《医学统旨》)。

猜你喜欢

  • 坚者削之

    治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腹内坚硬有形一类病证(癥瘕、痃癖等),可用攻削的方药治疗。如鳖甲煎丸之类。

  • 服气精义论

    气功学著作,唐·司马承祯著。本书包括导引、符水、服药、慎忌、五脏、疗病、病候等部分,论述以气功为主的卫生医疗技术及辟谷服药之方。认为“吸引晨霞,攴漱风露,养精源于五脏,导荣卫于百关,既祛疾以安形,复元

  • 捻转行气

    行气法之一。指用捻转的手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金·窦汉卿《金针赋》:“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据针灸临床实践,捻转的手法虽可促使针感的产生和加强传导,但对针感传导方向的影响似无

  • 王湜

    【介绍】:见刘昉条。

  • 被动动作

    指推拿手法中运动肢体关节一类的手法。又称被动运动。由医生根据治疗的需要,在关节活动功能的许可范围内,活动病人的肢体关节。操作时,患者须放松肌肉,听任医生活动。在个别情况下,患者要协助用力或进行对抗。有

  • 耳轮

    指耳廓边缘部分。见《针灸大成》卷十。参见耳条。

  • 天度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素问·六节脏象论》:“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 穴俞

    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腧穴,见该条。

  • 生硫黄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方。硫黄不拘量。以柳木槌研细,生姜汁调,炊饼,再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汤送下。治寒呕,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

  • 心痿

    证名。即脉痿。《医宗必读·痿》:“心痿者,脉痿也。”详脉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