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念盈药条

猜你喜欢

  • 耳响草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磨盘草之别名,详该条。

  • 熊景先

    【介绍】:元代医家。字仲光。江西崇仁人。世代为医。景先乡举不中,致力学医,辑家传验方及常用之药,选在实践中有效者,以天地生生之意,撰《伤寒生意》一书,已佚。

  • 张氏医通

    ①综合性医书。16卷。清·张璐撰于1695年。本书主要叙述内科及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证治。分门分证,征引古代文献及历代医家有关医论,结合作者临症实践加以阐述。作者编选此书,多取法于《证治准绳》,而

  • 送下

    即送服。详该条。

  • 郎中

    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此名称始自宋代,相沿至今。

  • 清上明目丸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当归尾、川芎各六钱,生地黄、黄连、黄芩、大黄、黄柏(酒炒)、连翘、桔梗、薄荷、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白芷、菊花、草决明、木贼、甘草各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十至

  • 针灸甲乙经

    针灸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10卷,后改编为12卷,128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主

  • 脉诀刊误

    脉学著作。又名《脉诀刊误集解》。2卷。元·戴启宗撰。戴氏认为当时流传颇广的高阳生《脉诀》,内容虽较通俗,又是以韵语歌诀的形式编写,但其中不免语意不明,立义偏异,并存在不少错误。遂以《内经》、《难经》、

  • 壅骨

    骨名。①出《灵枢·邪客》。张景岳注:“为掌后高骨。”②即腕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腕骨,……一名壅骨,俗名虎骨,其骨大小六枚。凑以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 手少阴郄

    见阴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