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6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794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等《金匮要略》注本,结合个人心得,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比较精详。
民族药学著作。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编。3册。第一二册载植物药309种,原植物378种。第三册载动物药77种。附图较多。重点叙述每种药物的生长分布、采集加工、药味及药用部分。分别于1972年、1976年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十二。指脐腹偏侧或胁肋部时有筋脉攻撑急痛者。《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夫痃癖者,本因邪冷之气积聚而生也。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
病证名。感受寒邪,蕴积成实而成壮热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伤寒,是寒气客于皮肤,搏于血气,腠理闭密,气不宣泄,蕴积生热,故头痛,体痛而壮热,其人本脏气实者则气与实气相搏,而成壮热,谓之挟实。实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参见朱肯堂条。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运之气被克制后,遏郁过极则成为复气而发作,称为“五郁之发”或“郁发”。如金胜制木,木气受郁,则可郁极而发。但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的不同,所以郁极而发的复气亦就
出《新修本草》。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燥热耗伤津液、气机不利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腹痛论》:“燥火腹痛之症,满腹刺痛,攻注胁肋,口渴身热,烦躁不寐,小便黄赤,不吐不泻,此燥火腹痛之症也。”多因令值燥热,燥气伤人,肠胃干涸,不得流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弓箭步,前臂交于胸前,掌心朝上,斜向外上方弹出,旋即收至胸前,手掌翻转向两侧伸出,再迅速收至胸前。左右同姿,上下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