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八十一难经图解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吕熊飞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称痰泄、痰积泄泻。《医学入门》卷五:“痰泻,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此因痰留肺中,以致大肠不固。”症见时泻时止,时轻时重,或下白胶如蛋白,头晕恶心,胸闷食减,腹中鸣响,脉多弦滑。治宜化痰祛湿,
刺法名。指入针后,用手指于针刺穴位所在之经络上下推循以促使得气的方法。《针经指南》:“循者,凡下针于属部分经络之处,用手指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针灸问对》:“下针后,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
病证名。统指无外伤、外感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卷二:“内伤衄血之症,身无表邪,目睛或黄,五心烦热,鼻孔出血。”常由肺热上壅、胃热熏蒸、肝火上炎、阴虚火浮等因所致。因肺热者,伴见口干鼻燥,或见咳呛。治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人参之野生者,详人参条。
出《本草拾遗》。即轻粉,详该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