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人中黄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朱沛文条。
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金扣钮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即荠菜,详该条。
《幼科铁镜》卷二方。羌活、前胡、半夏、陈皮、柴胡、赤芍药、茯苓、川芎、枳壳、厚朴、桔梗、苍术、升麻、葛根、藿香、独活、甘草。水煎服。治时毒烧热,或肿颈,或肿腮,或身有肿毒;或头疮愈后,毒气归内,而致气
【介绍】:西汉时医家。为齐王侍医,讲究服食之道,后因服食致死。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又名胞衣不出、息胞、息胎、胎衣不出、胎衣不下、儿衣不出、胞胀不下。指胎儿娩出后,胎盘迟迟不下。多因分娩后元气大虚,无力继续排出,败血流入胞中,作胀不下,或感邪而气血凝滞所致。气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病证名。指产后由于瘀血入于肺经,出现咳逆气急,口鼻黑气的症状。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若瘀血入于肺,咳逆气急,口鼻黑色,或鼻中血出乃属危候,宜二味参苏饮加附子。”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