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天下至道谈》。即玉门或曰阴户。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为白蜡之别名,详蜂蜡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乍寒乍热。详该条。
①亟(qì)。屡次夺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②亟(jí)。急切夺走。《素问·腹中论》:“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关木通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即子痫。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状如菱角,左右皆有三四孔”。即复杂性肛漏外口较多者。治法:先用挂线疗法或脱管锭除去漏管,再服蜡矾丸乾脓收口。体虚者服十全大补汤。
【介绍】:见崔嘉彦条。
证名。指邪气内结,胸腹胀满疼痛,手不可近者。多因太阳病、太少并病误下,表热内陷或实邪传里,与胸中水饮互结而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
即妊娠。《脉经》“三部脉沉浮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