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余岩编。是一部有关我国古代疾病史料的参考书。书中将我国古代五种较早的词书和字书(包括《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及《广雅》)中的病名加以考证和解释,并与现代医学的病名作了一些对照。作者
病名。即手掌、足蹠皮肤局限增厚。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因患处长期受压、磨擦,局部气血受阻,皮肤失营而成。多见于掌蹠突起部位。患处皮肤增厚,以中央为甚,触之坚硬或有疼痛,边缘不清,表面多光滑,呈黄白色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露兜竻蔃之别名,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即寿脾煎,见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箧中方》3卷。
【介绍】:见万邦孚条。
病名。指疟发于足少阳者。《素问·刺疟篇》:“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治用小柴胡汤。参见三阳疟条。
即口腔。
劳复证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热病劳复候》。参见劳复、温病劳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