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女科指要》。指孕后脾肾两虚,清阳下陷,以致津液不能上承,口干不渴。治宜健脾生津。方用七味白术散。
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分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
证名。指冷饮内伤,阴寒凝积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二便清利,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得寒饮则甚,此积冷症也。”可用豆蔻丸。《类证治裁·胃脘痛》:“积寒致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当辛热通阳,术附汤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补血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即悬痈。详该条。
【介绍】:东汉时期民间医生。霸陵(今陕西长安县附近)人。亲自入山采药,在长安出售,口不二价,前后达三十余年。因有“韩康卖药,言不二价”的故事。
色诊之一。五脏反映于外的正常颜色。《灵枢·五色》:“真色以致,病色不见。”
即红中黑斑舌。详该条。
指针刺得气后不间断地进行捻转或提插等运针操作。使患者一直保持明显的针刺感应,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
见《贵州草药》。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