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疝。详该条。
又称嗳气。出《素问·脉解篇》。《景岳全书·杂证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详嗳气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糯米藤,详该条。
见《外科选要》卷六。即胎溻皮疮。详该条。
【介绍】:见杜婴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野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T40。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或于条口穴外侧1寸取穴。布有腓浅神经及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咳嗽多痰,气喘,胸
见骭条。
与温和灸相对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烧灼感觉的灸法,称之为烧灼灸,如化脓灸等。
指臂之上骨,即桡骨。《灵枢·经脉》:“循臂内上骨下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