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清·叶其蓁《妇科切要》。即捧心生,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白薇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脾风疝,外感之邪也。”张志聪注:“太阴脉滑,则土邪有余,脾风疝者,即肿重坠之属,病在湿也。
病名。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大肠经。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泽穴,见该条。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详血寒条。
书名。4卷。清·黄元御撰于1800年。本书是作者晚年研究《内经》的心得。黄氏就医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写成26篇医论,包括:胎化解、脏象解、经脉解、脏候解、五色解、五声解、问法解、诊法解、医方解、十篇和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