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痰泻

猜你喜欢

  • 暑疫散

    即雷击散,见该条。

  • 脉法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残卷,撰人未详,约为秦以前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全文约四百余字,主要谈脉法,特别是灸法或砭法与脉之间的关系。

  • 烂疬

    病名。即阳明经部位的瘰疬而易溃难敛者。《冯氏锦囊秘录》卷十九:“瘰疬者手足少阳蕴热积滞所致也。二经多气少血,所以结核坚而不溃,延蔓串通。若阳明经则气血多而溃矣,俗名烂疬。”

  • 颈项强急

    证名。指颈项肌肉筋脉牵强拘急。《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证治准绳·杂病》:“颈项强急之证多由邪客三阳经也。

  • 雉鸡尾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 温和灸

    悬起灸之一种。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亦有认为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称为温和灸。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潮红为止。用于一般

  • 解痉

    又称镇痉。用平肝、镇潜、祛风的药物解除震颤、手足痉挛(抽搐)及角弓反张(项背强硬向后反张如弓状)等症,称解痉。参见熄风条。

  • 虚家

    指平素体质虚弱的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 坐舌莲花风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坐舌莲花风,舌下浮肿多痰涎,初生一二瓣,渐至五六瓣,形似莲花。”即莲花舌。详该条。

  • 目风赤

    证名。系指因风所致流泪及眼睑红赤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风热在内乘肝,其气外冲于目,故见风泪出,目睑皆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