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翅茎香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即硝石矾石散,见该条。
见《本草经集注》。为决明子之别名,详该条。
指五种疝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曰石疝,二曰血疝,三曰阴疝,四曰妒疝,五曰气疝,是为五疝也。”又:“五疝之状,寻此皆由腑脏虚弱,饮食不节,血气不和,寒温不调之所生也。”详血疝、气疝、阴疝等条。
《血证论》卷八方。人参、麦门冬、当归、白芍药、生地黄、陈皮、黄芪各三钱,知母二钱,五味子、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脾之阳气不旺,无以统运阴血而致唾血,心颤脉弱,四肢清冷,饮食不健,自汗身热者。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肛肿。详该条。
见普济本事方条。
《医学入门》卷六方。白术二两,白芍药一两半,陈皮、枳实、黄连各一两,人参、木香各五钱。为末,荷叶煎浓汁,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食远米饮送下。治痞满。
病因或病证。详湿痰、痰湿阻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