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茯苓,详茯苓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喜气,即不可疾行,不能久立。”参见七气、九气条。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小便淋沥之意。详淋条。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十四。即瘫痪。详该条。
【介绍】:战国时医家。宋国人。据《吕氏春秋》记载,曾以激怒患者的方法治疗齐闵王的病。
【介绍】:战国时医家,扁鹊的弟子。曾著《本草经》一卷,不传。
(1)见《文山中草药》。为扶芳藤之别名。(2)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壁石虎之别名。(3)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薜荔之别名。各详该条。
参见痧痘集解条。
丛书名。共6种,《脉赋、脉诀、真刘三点脉诀》(原题晋·王叔和等撰)、《用药歌诀》(不著撰人)、《药性赋珍珠囊》、《伤寒活人指掌提纲》(元·吴恕撰)、《诸病论》(不著撰人)、《难经》。
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治土黄身体冷,面色青,宜灸太冲及百会后心发际百壮。若面目及十指俱青,不治也。”参见黄疸有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