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孙络

孙络

络脉的分支。亦称孙脉。《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写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张隐庵注:“夫经脉之支别曰络脉,络脉之支别曰孙络。”

猜你喜欢

  • 崩砂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 赣州正俗方

    书名。见《宋史·艺文志》。2卷。宋·刘彝撰。据《宋史》刘彝本传记载:“刘彝……知虔州,俗尚巫鬼,不事医药,彝著《正俗方》以训斥淫巫三千七百家,使以医易巫,俗遂变。”原书已佚。

  • 劳痢

    病名。指痢疾日久不愈,状如虚劳者。《证治要诀·大小腑门》:“劳痢,因痢久不愈,耗损积血,致肠胃虚空,变生他证,或五心发热,如劳之状,宜蓣莲饮。赤多倍莲肉,白多倍山药。痢后调补,宜四君子汤加陈皮一钱半,

  • 精积

    病证名。指经期性交所致闭经癥瘕症候。清·舒驰远《女科要诀》:“乃因经信当行,血海未净,而强交媾,精与污浊互结而积于胞中。以致阻塞经闭不通,状类有孕,而症不同,……精积之症,闷乱不安,饮食不下,胞无胎息

  • 榕树须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榕须,详该条。

  • 杨梅结毒

    病名。是指梅毒晚期出现的皮肤及脏腑病症。见《霉疮秘录》。又名杨梅痈漏,由梅疮毒邪侵入四肢骨骸关窍之中,走窜经络而成。初起筋骨疼痛,随处结肿,皮色如常,溃烂时色呈紫黑,腐臭不堪;甚者可致脑顶塌陷、鼻崩、

  • 蜣螂蛊

    病名。蛊毒病之一。《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其脉缓而散者,病发之时,身体乍冷乍热,手脚烦疼无时节,吐逆,小便赤黄,腹内闷,胸痛,颜色多青,毒或吐出,似蜣螂有足翅,是蜣螂蛊。经年不治,啖人血脉,枯尽

  • 面目虚浮

    证名。指面目浮肿由虚所致者。见《景岳全书·面病》。详面目浮肿条。

  • 揄(yú 俞)申

    揄,旧作摇。指明确判断。《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揄,牵引;申,同伸。意谓牵引或伸展四肢来寻找外经上的穴位。

  • 项中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脑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