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马鞭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用芳香健脾药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运化无力的病证。
病证名,指小儿面部生疮,有脓或黄水渗出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面上忽遇有经络虚隙,为风、湿、寒、热所乘,搏于气血则生其疮,或如火烧,或出脓,或出黄水,日久不能愈瘥。”其证类似浅脓疱病,治宜内服
出《名医别录》。为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喉中痰鸣,呼吸困难而产生拉锯样声音。卒中昏仆,每见此症。亦可见于一些喉头梗阻的疾病。
见《太平圣惠方》。即松节,详该条。
书名。又名《僧深药方》(《隋书经籍志》)、《僧深集方》(《旧唐书·经籍志》)。据《千金要方》卷七载:“宋、齐之间,有释门深师,师道人,述(支)法存等诸家旧方,为三十卷。”原书已佚,后世医著多有引录。
即触诊。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或问》。即游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