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夜里串

夜里串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耳鸣

    病证名。指耳中自觉有各种声响。《灵枢·口问篇》:“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歧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临床上,耳鸣有虚实之分。如《医贯》卷五云:“耳鸣

  • 淡竹茹

    见《食疗本草》。即竹茹,详该条。

  • 三串毒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五:“此症上下生之,其形虽一,而中间皮好,但内肉溃烂,初起红色,亦不大痛,日渐溃烂。此症之来,六气七情所感,严寒酷暑所遇,积毒于脏腑,或年老男妇性度怡默而亦患此者,恐平居坐卧湿

  • 树脑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樟脑之别名,详该条。

  • 叶大廉

    【介绍】:南宋医家。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平素喜好医药,尤爱收录医方。曾将先世所传及平日常用验效方汇集成册,编成《叶氏录验方》三卷。此书曾经医士刘良弼、许尧臣详加校正。

  • 脊旁

    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即夹脊穴。见该条。

  • 一炷香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毛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 内经十二脉之一。同实脉。《诊家正眼》:“曰坚者,实之别名也。”

  • 野猪粪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瘰疬

    病证名。即淋巴结肿大,肿大者为瘰,肿小者为疬,合称瘰疬,又名九漏。《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身生热疮,必生瘰疬。其状如结核,在皮肉间三两个相连累也。是风热搏于气血,焮结所生也。”亦有由肝气郁结,痰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