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卷十八方。又名九疸秦王散栀子仁(治胃疸,食多喜饮,量增半)、茜草根(治心疸,心中烦热,量增半)、葶苈子(治肾疸,唇干,量增半)、栝蒌(治脾疸,尿少而赤,量增半)、川椒、瓜蒂(治膏疸,饮少尿
【介绍】:见尤乘条。
【介绍】:见李冠仙条。
病名。是一种发作时常有意识障碍,肌肉痉挛,感觉和行动异常的病证。多因小儿形气未充,神志未定,如被惊恐,或风邪外感,或痰热、食积所伤而引起;亦有由于妊母受惊,得之于先天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痫者
书名。清·王泰林编。本书系将薛雪《湿热条辨》的方剂汇编成歌诀,并加注说明。现有《王旭高医书六种》本等。
见《四川中药志》。即李核仁,详该条。
气功术语。见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呼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三的力量向外撑张。吸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七的力量向内环抱。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①《证治准绳·幼科》集四方。又名紫草汤。紫草、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芍药、木通、甘草、糯米。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治痘疹血气不足,不能发出,色不红活等证。②《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紫草、芍药
病证名。阳明病主要证候之一。《伤寒明理论·潮热》:“伤寒潮热,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伤寒全生集·潮热》:“潮热属阳明,旺申未,一日一发,日晡时作,如